七月的成都,烈日高照,炎热充斥着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。为迎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,成都对部分城区车行道及人行道进行了整修,一想到这些道路终于熬过了将近两个月的尘土岁月,全线铺成平直的柏油路面,人行道也焕然一新,心中对这些“新”路的渴望早已心向往之。于是也不管夏日的闷热,我毅然决然踏上了漫长的成都G20道路“半日游”之行。
知了声声震耳,空气中浮动着躁热与不安,所幸龙舟路离家不远,驱车不到半个小时便看到了崭新的龙舟人行道。突然认不出眼前的路,如果不是两旁熟悉的店铺、繁茂的榕树,我一定以为来错了地方。此时的龙舟路人行道鲜艳大气,道路是由一块块或横或竖的长方形烧结砖构成,这些长方形小砖两两一组拼成简单的正方形,这种简朴的正方几何图形构成了整条路面的装饰格调。走在平整的人行道上,一眼望去,橙黄色的人行路面上零星地装饰着酱红色的“小方块”或别致的青心方形图案,像空中的点点繁星,又像是抱团的几何星座。设计者还匠心独运,每遇树池,路面就穿插着一条与树池等宽的青边酱红色带,如同大树不经意拖地的艳丽裙摆。想起两个月前龙舟路惨白陈旧、经久失修的人行道,心中对此次的变装不由得大大感慨一番,真是人靠衣装,路靠人装。
别了龙舟路,一路向西北,穿过成都钢筋丛林般的街道缝隙,来到下一个目的地——青华路。青华路的人行道比之龙舟路要显得格外清新,青砖、黑带,像极了公园小路的那种青涩自然、淳朴无华。也许是紧挨着浣花溪,走在路上,总觉得空气中漂浮着草木的清新、花果的芬芳,我不禁大口大口的呼吸起来。赶巧,一阵微风拂过,人行道旁的矮灌木丛发出“唰唰唰”的脆响,嫩绿的枝叶左右摇摆,因风就势,时而俯仰天地,时而左右相依,其姿态优雅、翩跹、傲然,丝毫不逊于弱柳扶风之雅态。青华路人行道,一种自然舒适的江南小调。
越临近正午越是炎热,就算坐在车上开着空调,心里也不禁一阵烦躁,但是来到迎宾大道,心中顿时升起一种耳目一新的惊喜之感。以往灰白的人行道已然改头换面,远看像极了高端大气的“木地板”,往日坑坑包包的车行道也被平坦笔直的柏油大道代替。路上行人稀少,过往的大小车辆在耀眼的阳光下疾驰而去,道路两旁绿草片片,挂满了繁茂枝叶的白杨树耀武扬威的有序地站立着,带给行人清凉的问候。蓝天、浅草、绿树、黑路、红道,迎宾大道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。走在迎宾大道上,我不禁想起城市的街与路,这些被我们创造出来的事物,这些我们已经离不开的场景,伴着我们的生命轨迹,由新奇变得热爱,由热爱变得厌恶,由厌恶变得平淡,由平淡变得珍贵。
回到家,坐在空调房里,心中并不平静,不曾想没到两个月三条大道已物是“路”非,出奇的别致。作为一个不懂工程的外行人,不禁有些好奇,后来多方打听,才知道迎宾大道和新华路人行道采用的是高品质艺术地坪,龙舟路是采用的艺术铺装,它们的规整,它们的艺术,不正是彰显了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道桥人的智慧和力量么?兢兢业业、不辞辛苦,不仅仅是因G20会议,更是因我们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执念!任劳任怨、披星戴月,不仅仅是因我们作为道桥人的责任,更是因我们建设成都家园的梦想。

